
古礼议婚,由媒人代表男方前至女方家中提亲,是为「纳采」,是订婚过程中的其中一道,意即男方备妥「六礼」,于车队即将抵达女方家时燃炮告知,女方亦燃炮迎接。男方聘礼进女方厅堂,女方接受聘礼赏与红包,并陈列... MORE
新娘随着好命婆,双手捧茶盘向男方亲友奉甜茶,一一问候。亲友饮毕甜茶时将红包压至杯下,待新娘出来收取。
新娘面外坐在正厅中高椅上,脚踩矮圆凳(招赘则面朝内)。新郎新娘互戴戒指于中指(男左女右)。婆婆为新娘戴上金饰,见面礼之意,双方改换称呼。
由新娘舅父点烛燃香,准新人一同祭拜神明祖先。为了表示礼尚往来,女方增作「回盛」(压盛),将男方送来的聘礼回送一部分,置男方木盛(红木盒)内。MORE
女方设宴款待亲朋好友,赠予来客订婚喜饼。宴会结束,订婚仪式告一段落,与男方亲友辞别时不说再见。新娘不能吃自己的喜饼。
男方主婚人或长辈陪同新郎燃香祭祖,告知即将出门迎亲并保佑平安顺利。
1. 男方于结婚佳期当日,将六礼等应备办物品,用木盛盒装盛上车(订结在同一日者)。检视物品、车辆、人员无误后进房着装,接嫁人员将喜花(红色)及名条别于胸前(男左女右)。
2. 新郎分发红包给接嫁人员。
MORE
女方由一位男晚辈持茶盘(放苹果、橘子圈上红纸)为新郎开车门,新郎给红包后持捧花下车,由媒人陪同一起进门。接嫁人员将车上物品搬下车交给女方亲友,女方长辈将接嫁人员引进客厅。
新郎与女方家人见面问候之后,持捧花给房中待嫁之新娘,此时,新娘之姊妹或女性好友要拦住新郎故意阻挠,不准其见到新娘,可设计闯关游戏,在新郎与伴郎团闯关成功后,才可将捧花交予新娘,并将新娘挽出大厅。
女方主婚人坐于厅前,新郎新娘跪于面前,由女方主婚人面诫两人要恩爱相处,新人于大厅拜别新娘父母,感谢养育之恩。新娘母亲替新娘插上新娘花后,由父亲盖头纱。
吉时到,新娘由新郎、福婆搀扶(男左女右),一起走出大厅(不可踩到门槛),媒人在门外拿米筛或黑伞(怀孕时),护其走至礼车。
礼车离开时,新娘从车窗掷出纸扇(扇尾系一红包及手帕)给弟妹捡,象征抛下婚前坏脾气;留下绢扇,象征携善至夫家,新娘亦不可回头看。
新娘礼车后行泼水之礼,新娘母亲用脸盆或碗装水(或米)泼向车后,表示覆水难收、不后悔之意。
车行一段后,新郎与媒人下车,回女方家将十二版帖送给女方主婚人,并另安排车辆接送。
抵达男方家时,前导车应燃炮告知,庆贺告喜。男方燃长炮表示欢迎,车队循序驶进。男方家由一男童双手捧红漆喜盘,内放两个大橘子,用红纸圈起,来到新娘礼车前,开车门恭请新娘下车,俗称拜轿,新娘下车时用手抚摸橘子并将其对调,然后放一个红包压在蜜柑下,作为答礼。这两个橘子要留到晚上让新娘亲自来剥,意谓可招来「长寿」。
新郎及媒人先下车,新郎来到新娘门前,一同扶新娘下车,媒人手拿米筛(黑伞),遮在新郎新娘两人头顶,扶持新娘进入大厅。大厅门槛前需置火盆(烘炉,内燃木炭)及瓦片,新娘右脚跨过火盆,再踩破瓦片,象征除秽与踏破骄纵。
男方请女方陪嫁人员进门入座。新郎新娘进入大厅后,由男方主婚人陪同祭拜神明祖先,面对神案,男左女右并排而立,先拜神明,再拜祖先,男方主婚人应面告神明,家中某人今日成亲,祈求众神祖保佑五世其昌、家和事兴。
新房内预摆两张椅子,椅子上铺一件新郎的黑色长裤,裤子下放铜币或纸币,新郎新娘进入新房后,并肩而坐,象征夫妻一体、荣辱与共、有财有库。然后新郎掀开新娘面纱,两人合饮交杯酒,并由媒人婆端喂桂圆红枣汤圆,象征甜蜜圆满、早生贵子。
男方长辈端坐于厅堂前,新娘端茶向男方长辈奉茶并称呼,饮毕,男方长辈压红包作贺礼,新娘一一回礼如香皂等,以示礼尚往来。
女方陪嫁人员可进新房与新郎新娘合照,伴娘进入新娘房,新郎分发红包给伴娘。男方请女方陪嫁人员吃汤圆,休息片刻后可安排家族合照及全体合照纪念。
男方设宴款待亲友,结婚典礼告一段落。